1967年,一位功勋卓著的开国上将因长期超负荷工作,在办公时突发心脏病与世长辞。这位为革命奉献一生的老同志,生命永远停留在了62岁这个本该享受晚年的年纪。
噩耗传来时,周恩来总理正在批阅文件。听闻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,他手中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桌上,泪水瞬间夺眶而出。我早该让他好好休息的......周总理声音哽咽地重复着,他才62岁啊!这是党和人民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!字字句句都浸透着深深的懊悔与痛惜。
毛泽东主席得知后,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。他默默起身走到窗前,点燃一支香烟,望着远方久久不语。袅袅青烟中,主席的眼神里满是难以言说的哀伤。
这位令人敬仰的开国上将,就是赵尔陆同志。
早在1927年南昌起义时,尚未入党的赵尔陆就毅然投身革命洪流。次年,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,从此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。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,他长期担任我军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职务,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,用智慧和汗水为前线将士筑起坚实的后盾。
展开剩余72%抗日战争期间,赵尔陆在山西战场屡建奇功。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,他带领部队在晋东北开辟抗日根据地,成功解放多座县城,为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,时任军工部门负责人的赵尔陆更是夜以继日地工作。在他带领下,军工战士加班加点生产,为志愿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。可以说,朝鲜战场的每一场胜利,都凝结着这位后勤功臣的心血。
1952年,赵尔陆调任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。从编制上说,这属于政府职务,按惯例不应再授予军衔。但在1955年授衔时,毛主席特意叮嘱:赵尔陆同志的革命功绩不容忽视,建议授予上将军衔。这一提议得到罗荣桓等领导人的一致赞同。
赵尔陆获此殊荣,主要基于以下原因:其一,他1927年就参加南昌起义,革命资历深厚;其二,在红军时期,他建立的后勤保障体系为部队胜利提供了坚实支撑;其三,他领导的第二机械工业部实际仍属军工系统,与军队联系密切。
据赵尔陆女儿回忆,父亲虽获上将军衔,却很少穿军装。他常说:看到这身军服,就想起牺牲的战友们。我们的胜利,是用无数同志的鲜血换来的。
1959年庐山会议上,赵尔陆仗义执言为彭德怀辩护,认为其关于大跃进的意见确有可取之处。但随着会议风向转变,他也不得不作检讨。次年冬天,受此牵连的赵尔陆遭到不公正对待,幸得周总理、邓小平保护才免于更严重的迫害。但这些政治风波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。
面对无端指责,赵尔陆曾含泪对妻子说:我一生忠诚于党,他们为何要污蔑我?字字泣血,令人动容。
1967年初,中央批准赵尔陆恢复工作。但长期的身心透支已让他的心脏不堪重负。同年2月,这位鞠躬尽瘁的老革命在办公时突发心脏病,永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炒股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